時間:2020-05-22 瀏覽數:2079
近兩年,“慢綜藝”《向往的生活》因其展現的慢生活和分享的生活感悟,成為廣受觀眾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除了節目本身,最吸引觀眾眼球的,當屬節目中所使用的智能家居產品了。
在第一季中,主人回家之前就能通過APP遠程操作熱水器啟動關閉;在第三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莫過于小度人工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在節目中清晰可見,也使得相關產品頻頻“被種草”。
眾所周知,智能家居就是利用傳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將家居設備互聯,實現設備聯動和信息共享,以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那么,智能家居技術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分類的,又有哪些相關專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智能家居技術以及專利申請狀況,看看人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才享受到了如今的高端科技生活。
智能家居的誕生
早在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上,就出現了“未來之家”的概念,同時也第一次出現了家庭自動化的概念。這個概念以一位名叫“Alpha”機器人的形態出現,Alpha有一個圓圓的腦袋,可以回答語音問題。
然而,第一個真正的全覆蓋智能家居概念是由美國密歇根州的機械天才Emil Mathias創造。他對自己的住所進行了大改造,通過各種機械化工具和按鈕實現了很多自動化家居設計,比如自動窗簾、自動化妝、自動咖啡機等。這些在當時看來不切實際的設計方案被刊登在了1950年的《大眾機械》雜志上。
智能家居的發展史,也是整個科技領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球智能家居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逐年增加,1995-2010年之間申請量極少,是智能家居技術的萌芽期;2011年申請量開始飛速增長,2018年達到峰值,表明智能家居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進入了迅猛發展期;2019年后的專利申請部分尚未公開,但可以預期的是,智能家居仍處于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