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23 瀏覽數:2074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 臨近下班,在北京望京工作的張女士像往常一樣打開手機APP,指尖輕輕一點,遠在通州家中的空調已經自動開啟,按照設定的溫濕度開始運行。遠隔二十幾公里遙控家里的各種電器,這種過去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畫面,如今已是許多家庭的日常。
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逐漸成熟,各種智能產品層出不窮,從智能音箱到智能機器人,從智能門鎖到智能插座、智能家電,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日漸成為生活流行品和消費新趨勢。
“宅”經濟加速智能家居落地
今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不少行業帶來了沖擊,但危機與機遇并存,在此期間,“宅經濟”快速發展,一批具有“懶人”屬性的家電產品銷量出現明顯增長,各種無接觸交互控制設計進一步減少感染的風險,智能家居的優勢愈加凸顯。
智能家居有多火?近期奧維云網聯合阿里媽媽營銷研究和體驗中心、天貓消費電子、天貓精靈,觀察天貓線上消費電子品類增速分析發現,以智能機器人(+229%)、智能音箱(+121%)為主要代表的電子智能產品在近三年中呈爆發增長態勢。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到4369億元。
在此背景下,更多企業陸續入場,互聯網企業、智能手機廠商、傳統家電廠商紛紛進軍智能家居,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也率先加入,并持續深耕智能家居領域。
智能家居靠科技還得重設計
質量可靠、時尚美觀,這是消費者挑選傳統電器時的參考標準。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方便快捷的操作、注重家庭溝通也日益成為人們挑選這類產品的參照標準。
家居智能化,讓人們的居住環境有機會從一個單純睡覺休息的“窩”蛻變成一個囊括全生活場景的“家”。智能家居走進千家萬戶,家裝設計師們也紛紛開啟由傳統設計向室內智能化設計的自我進階。怎樣將藝術風格與智能家居有機融合,同時滿足業主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怎樣更好的理解不同生活場景的需求,利用智能化產品實現更簡單便捷的全屋智能操控?
破解行業痛點 避免繁瑣理解用戶
智能家居產業的興起,離不開國家各項政策的扶持。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智能家居產品類別明顯豐富,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達到90%以上,安防產品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2014年起,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家電廠商等紛紛入局智能家居行業,但各智能家居品牌廠商的產品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智能單品的缺乏一致的標準,通訊協議不一致,導致消費端出現產品間不兼容的情況,用戶體驗較差。從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來看,未來智能家居必將走向全屋智能。
以卓悅智能家居系統為例,其涵蓋照明、舒適、安全、環境四個應用場景,消費者通過手機APP可以遠程無線操控包括環境調節、照明控制、能效管理、遮陽管理、人身安全看護、家庭安全看護、場景聯動等功能,真正做到在千里之外,掌控居家環境。